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学校首页>教学科研>教学随笔>内容详情

山水总相“宜” 无处不尽“兴

发布时间: 2024-11-28 08:40 发布单位: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浏览量: 808 【公开】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蒋冬妮

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城,走在路上都能闻到陶土的芬芳,这里,被誉为“中国陶都”,这里不仅山水秀丽,陶瓷闻名,更是一片美的热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宜兴美术教师,我有幸在这片沃土上接受美教育,感受紫砂文化熏陶,传承我的家乡文化

一、美术教育的启蒙

我的美术教育启蒙,源于家乡宜兴浓厚的艺术氛围。在宜兴,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学校家庭,都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小时候,我常常被家乡的陶瓷艺术所吸引,那些精美的紫砂壶、古朴的均陶、典雅的青瓷,无不激发着我幼小心灵对美的向往。

在宜兴,美术教育从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抓起。记得那时,老师会教我们用彩泥捏出各种小动物,用画笔描绘心中的世界。这些简单的美术活动,让我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艺术的乐趣,也为我后来的美术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美术教育的沃土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在宜兴接受了更为系统的美术教育。家乡的美术教育资源丰富我常常会去山中写生,在龙窑接触陶土文化。在这里,我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

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吴冠中艺术馆等场馆是我们学习美术的圣地。每当节假日,我都会去这些地方参观,感受大师们的艺术风采。这些场馆不仅展示了宜兴美术教育的成果,也为我们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美术教育的实践

宜兴的美术教育注重实践,让我们在动手操作中提高美术素养。在学校的美术课上,老师会带领我们进行各种创作实践,如版画、陶艺、剪纸等。这些实践课程让我们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还记得,在一次陶艺课上,我们学习了制作紫砂壶的基本技巧。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亲手制作了一只小巧的紫砂壶。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对家乡的陶瓷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四、美术教育的传承

宜兴的美术教育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更强调文化的传承。在宜兴,许多民间美术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扬。作为一名宜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立志要将家乡的美术文化传承下去。

在小时候我就励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艺术的熏陶下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记得在一堂公开课中我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宜兴丁蜀,在蜀山南街中感受历史的传承,我们用双手触摸斑驳的小方窑,在蜀山大桥上眺望紫砂大师们的摇篮,用笔墨绘出心中对家乡的情感。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更加坚信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

 

五、美术教育的展望

如今,宜兴的美术教育正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作为一名受益者,我深感荣幸。未来,我希望家乡的美术教育能够更加普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美术教育,发掘自己的艺术潜能。

同时,我也期待宜兴的美术教育能够不断创新,结合现代科技,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让宜兴的美术教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典范,为我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我和我的家乡——宜兴,在美术教育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这里,我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也肩负起了传承美术文化的重任。愿家乡的美术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愿更多的宜兴孩子在这片艺术的摇篮中茁壮成长!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生命的价值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